近日,ICE棉花期货价格直逼100美分/磅,国内现货棉价格一周内飙升1000元/吨,储备棉折328级均价也企稳于20000元/吨之上,郑棉期货价格昨日在市场的带动下瞬间封于涨停,全线突破万元大关,新棉抢购热潮已初步形成,棉花各级市场形成了联袂上涨的格局。棉价如此上涨,究其原因,离不开基本面的强有力支撑。我国棉花减产、全球棉花期末库存偏低、美棉出口签约状况良好、市场缺少可供选择的调控手段等原因促成了如今火爆的市场做多热情。
旧年度库存过度消费,新年度国棉减产已成定局
9月10日的棉花高峰论坛、9月13日的棉协会议,都透露出相同的内容,市场各方普遍认为,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受气候和自然灾害影响,产量可能比上年度略有减少。众所周知,我国正常年份的棉花产量在750万吨左右,去年产量大幅减产至640万吨引发市场忧虑,为了抑制棉价上涨,国家在2009年连续三次抛储累计260万吨棉花,2010年又跨年度抛储60万吨(截至9月19日已完成80%),数量累计320万吨,储备棉库存已过度消耗。既使今年产量和去年持平,我国棉花仍需要大量进口。
新年度全球棉花供给紧张
目前,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的棉花供应形势令人担忧。印度受降水影响,新棉上市时间推迟,导致国内棉价上涨。巴基斯坦棉花市场继续升温,皮棉平均价格在一周里上涨了7%。在印度宣布取消巴基斯坦大约3.4万吨的出口合同之后,有分析认为,印度在今年对棉花出口的限制会趋于严格。根据美国农业部最新的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澳大利亚和美国产量的增加,部分被中国、巴基斯坦和坦桑尼亚的减产所抵消,印度和美国的消费量有所增加,全球期末库存未做调整,库存消费比预计为38%,是1994/1995年度以来的最小值。新年度全球棉花供给紧张为美棉价格中长期保持高位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美棉出口签约状况良好
高棉价没有阻挡美棉出口签约的步伐。USDA公布的美棉出口周报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当周签约本年度12.9万吨,创年度新高纪录,新年度也达到5.81万吨,高棉价不但没有阻挡美棉出口签约步伐,反而有所加快。本年度仅用了40多天美棉就完成签约量近160万吨,是USDA年度任务326.6万吨的近一半。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市场,本年度对美棉签约量目前来看也仅在50万吨左右,后期必然会有大量进口,美棉出口形势一片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