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野生资源日益匮乏、质量不稳、种质退化混杂造成现实困扰,使人们把目光逐步转向太空。今年,寿仙谷药业的2个灵芝品种和3个铁皮石斛品种搭乘神舟九号进入太空,目前即将进入育种研究的下一个环节,这也是寿仙谷药业的第二次太空之旅。
太空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学科的高新技术。迄今为止,我国已有包括中药在内的上千种植物种子、试管苗、生物菌种和材料先后乘坐15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上天。
记者了解到,丹参、桔梗、灵芝、黄芩、铁皮石斛、甘草、穿心莲等中药通过航天搭载技术进入太空。
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太空搭载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更能充分发挥航天育种的优势,促进品种培育,可以在中药材育种上发挥作用,支撑产业发展。然而,目前太空育种的机会十分有限,成本也比较高,中药材太空育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太空育种获突破
航天搭载技术已让不少企业看到其中潜藏的商机。
目前太空育种方面较引人注目的是天士力集团培育的太空丹参“天丹一号”。2008年9月,天士力将源自商洛的5克丹参种子,搭载“神七”飞船进入太空,2009年3月开始了第一代的繁育,获得变异材料144个植株。经过株系繁育,2010年7月获得第一批种子,太空丹参繁育进入到第二代,获得143个株系,共有1999株太空诱变丹参材料,有单株的重量达到1000g以上,为普通丹参的3倍。经过近两年一代和二代温室繁育,观察证明有大量遗传变异出现,有的植株丹参素含量最高达到2.48%。“天丹一号”现已通过省级中药材新品种鉴定。
早在2005年寿仙谷药业对太空育种返回的灵芝和铁皮石斛种子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就已发现其抗虫害及抗病能力较高。
此外,2004年南京中科集团也曾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搭载6个口袋、12个试管、以亿为单位的上亿颗灵芝菌种进行太空实验。科学家们就搭载归来的上亿颗灵芝菌种进行不断观察筛选,发现太空灵芝新优菌种,从中提取出了抑制肿瘤更为集中有效的三萜成分。
太空育种的材料并不局限于种子,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繁殖器官或组织直接获得或通过进一步处理,如试管苗、原球茎、植物愈伤组织材料等都可以送入太空进行诱变。然而,不同组织器官的种植技术会有所不同,可能需要摸索最优条件。
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太空,刘录祥认为,这可能有2方面原因:“一方面企业真实地希望通过空间搭载药用植物获得改良的中药材新品种;但也不排除有些企业只是在借助‘航天育种’的概念造势,扩大影响力。对于前者建议按照科学严谨的育种程序进行;对于后者则绝不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