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文件,2011年湖北省又新增安陆、麻城、浠水、随县、大冶、广水、利川、巴东等8个县市区为生猪调出大县,并第一批下达奖励资金13617万元。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31个生猪调出大县。自2007年国家实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以来,我省调出大县数稳步增加,2007年14个、2008年22个、2009年23个、2010年25个、2011年31个;中央奖励资金也逐年增长,2007年7075万元、2008年12687万元、2009年13434万元、2010年15078万元。2010年我省25个调出大县分别是:仙桃、襄阳、钟祥、松滋、曾都、枣阳、京山、天门、枝江、当阳、夷陵、潜江、黄陂、武穴、南漳、沙洋、鄂州、宜城、江夏、恩施、通城、公安、宜都、老河口、监利。
据统计,2010年25个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出栏2231.52万头,比上年增长10.93%,占全省生猪出栏量的53.14%;规模养殖出栏1592.21万头,比上年增长25.35%,占全省规模出栏量的57.13%;标准化养猪“150”模式3918户,比上年增长17.36%;已建成“150”猪舍5680栋,比上年增长65.16%,占全省总栋数的51.32%;已建成万头猪场172个,比上年增长30.30%,占全省的40.28%。
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拉动了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全面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稳定猪肉价格,保障市场有效供给,调动生猪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国家在2007年出台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县市予以资金奖励,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
以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为平台,2007年以来,湖北省先后整合了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费补贴、生猪养殖小额贷款贴息、生猪标准化万头猪场“以奖代补”项目、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贴、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动物疫苗补助经费、生猪良种补贴、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项目10类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十全大补”政策,强力推动了生猪产业做大做强。湖北省政府2007年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出台了《关于发展生猪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对于建立湖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在省政府关于农产品“四个一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相关文件中也将扶持生猪产业化作为重要内容。
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增加了对生猪生产发展的资金投入,极大地促进了各级政府和农户的养猪积极性。在市场有利和政策有力的双重作用下,养殖大户不断涌现。一大批返乡人员、外来企业(业主)把畜牧业作为投资热点,积极投资发展畜禽养殖业。散养户的养殖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开展圈舍改扩建,扩大饲养规模,养殖总量大幅度增长。生猪调出大县江夏区目前投产万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小区35个,生猪集约养殖所占比率分别从2004年的18%上升到现在的82%,从根本上转变了畜牧产业发展方式。预计今年江夏区生猪出栏将达到100万头,畜牧业产值达20亿元。另一个生猪调出大县钟祥市,目前有标准化万头猪场8个,标准化千头猪场292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所占比率达到60%。2010年7月1日,湖北省黄陂市丰泽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IPO(首次公开募股),发行100万股普通股,融资200万美元,成为全国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 “猪企”。这也是湖北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实施几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中的一个。
|